來源:長江日報
“米湯護士”是患者小飛(化名)和他的妻子給協(xié)和東西湖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護士長王燕琳和她的團隊取的昵稱。“因為她們都戴著口罩和防護面罩,我們看不清他們的模樣,但她們每天都給我老公小飛煮粥,還一口口喂給他喝,我和小飛都稱她們?yōu)槊诇o士?!?/p>
△資料圖 護士長王燕琳跪在地上救治患者
讓熟悉的聲音喚醒沉睡的他
2020年1月14日,重癥患者小飛被緊急插管、轉運至協(xié)和東西湖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負壓隔離病房。“他剛來時神志清楚,但精神極差,靠呼吸機輔助通氣,而且人機對抗比較強烈”,重癥醫(yī)學科醫(yī)生說道。在醫(yī)院領導的多方協(xié)調下,院方為小飛購買到了關鍵的幾種稀缺藥物,后經(jīng)過調整藥物治療,護理團隊也堅持每天給患者進行俯臥位通氣。2月18日,小飛再次復查胸片時發(fā)現(xiàn)有明顯好轉,手指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8%,呼吸機當天即調整為自主呼吸模式。
其實早在小飛治療期間,當發(fā)現(xiàn)他有一些潛意識但情緒躁動之后,王燕琳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到小飛家屬,指導他們用手機錄制一些親人的語音、視頻送到醫(yī)院,護士長把這個珍貴的手機安了一個支架放到床邊,正是這些循環(huán)播放的熟悉的聲音逐漸喚醒了沉睡的小飛。
變身廚房達人治病又暖胃
小飛于2月20日成功拔出氣管插管,第二天拔出胃管,這意味著他終于可以吃東西了!一家人喜出望外,可是問題也隨之而來,小飛的妻子張女士和其他家屬因小區(qū)管制無法外出,誰來給小飛熬粥送飯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難題。
“我來吧,我以后每天上班前在家里把粥熬好,提前送過來?!笨粗约壕氖刈o的小飛終于生命無虞、出現(xiàn)轉機,護士長王燕琳的心里特別高興,“醫(yī)生們做了這么多努力才把他從死神手里搶回來,接下來該是我們護理團隊勇挑重擔的時候了!”
2月22日這天,王燕琳6點鐘就從被窩里爬起來,把前一天泡好的米拿出來,給小飛熬上了一鍋熱騰騰的米湯,“他好些天沒有進食,第一頓一定要稀一點、軟一點,才更好消化”,用家里的保溫壺裝好以后,王燕琳還帶了家里幾個分裝的瓶子,準備好按量給他送到隔離間。因為工作量大,王燕琳不能一日三餐都回家給小飛做飯,就在早上的時候熬好一大鍋,一次性拿到科室,中午和下午的都在科室的冰箱里保存著,到了飯點就拿出來提前加熱。
因為鎮(zhèn)定劑的作用,小飛頭幾天身體還比較虛弱,手搖搖晃晃地拿不穩(wěn),王燕琳和其他的護士都是一口口喂給他吃。因為大家都穿著防護服、帶著口罩和護目鏡,小飛都分不清誰是誰,甚至連她們的模樣都看不清,但是剛剛經(jīng)歷過一場生死大劫的他現(xiàn)在倍受感動,在心里默默地給這位善良的護士長取了一個名字——米湯護士。
從那天起,王燕琳每天都給小飛熬米湯。有一天,小飛吃的很少,王燕琳詢問之下才知道,小飛說想吃肉了。想吃肉說明有胃口,有胃口就能恢復地更快,王燕琳和她的團隊喜上眉梢。因為小飛只能稍微吃點半流食,為了滿足他想吃肉的愿望,第二天王燕琳在米湯里加了一些切的很碎的肉末和青菜末,這天的小飛吃下了滿滿一大碗青菜瘦肉粥。
在護士長王燕琳的感染下,團隊的護理人員,包括副護士長劉珮在內,大家都紛紛使出渾身解數(shù),在家里熬粥、煮甜湯、做銀耳羹這些易消化的半流食給小飛送來。“其實平常因為工作忙,好些護士們在家都很少做飯,這次因為小飛,硬是把大家的廚藝逼出來了。”王燕琳笑著說。
2月25日這天正好是小飛的生日,他的妻子在家做了一個特殊的生日蛋糕,一大早王燕琳就開車到他家的小區(qū),接上了這份特別生日禮物。除了愛心生日蛋糕,科室副護士長劉珮還給小飛準備了一份親手制作的生日賀卡,上面寫滿了科室對他的祝福。
Tony的華麗轉身
在大家精心護理和關愛下的小飛日漸好轉,不日就要從ICU轉出,轉到普通隔離病房,可是最近幾天他跟妻子視頻的時候又開始“鬧小脾氣”了。妻子也摸不著頭腦,又來找王燕琳求救。因為小飛在負壓隔離間呆的時間太長了,情緒上不太穩(wěn)定,大家都會盡全力滿足他所有的要求。
經(jīng)過耐心地詢問,王燕琳這才了解到,小飛是看到視頻里的自己胡子拉碴、頭發(fā)太長而悶悶不樂。因為在負壓隔離室,洗頭比普通病房里的程序更復雜,但是為了讓小飛保持愉悅的心情更好地配合治療,王燕琳所在的護理團隊又干起了“Tony”的營生。三下五除二,雖然穿著隔離服、帶著幾層手套,但是二十分鐘后,一個干凈、陽光的小飛便出現(xiàn)在了大家面前。再次在視頻中看到小飛的時候,妻子張女士眼角濕潤了,“這些本來都應該是我來做的,現(xiàn)在都是米湯護士在幫我完成,我已經(jīng)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我的感謝,我覺得‘偉大’這個詞,在他們面前太空洞了,因為她們不僅承擔護理工作,還替我扮演著妻子、廚師、理發(fā)師、心理咨詢師等等角色?!?/p>
3月3日這天,小飛各項指標達標,正式從ICU轉出到呼吸內科隔離病區(qū),臨走的時候,家屬懇請袁主任、米湯護士和整個ICU團隊跟小飛合影留念,小飛終于同時看到了這整個團隊的醫(yī)護人員,雖然還是看不清他們的臉,但是“米湯護士”這個稱呼會一直一直刻在心里。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