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全黄无码一级在线看_国产剧情久久久性色_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_亚洲成a×人片在线观看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軍事新聞 >

這位上將曾是大將候選人,許光達大將讓銜時,

時間:2020-02-11 17:40來源:網絡整理 瀏覽:
(帥克聲明:原創(chuàng)文章,抄襲必究)提起這位上將的資歷和經歷,絕對是聲名赫赫。他紅軍時期即是軍團政委,多次單獨執(zhí)行中央賦予的重大戰(zhàn)略任務,官至國

(帥克聲明:原創(chuàng)文章,抄襲必究)

提起這位上將的資歷和經歷,絕對是聲名赫赫。他紅軍時期即是軍團政委,多次單獨執(zhí)行中央賦予的重大戰(zhàn)略任務,官至國務院副總理、國家副主席。1955年授銜時,許光達大將給毛主席寫了一封著名的讓銜信,信中還特地提到了他的名字和功績:“......不要說同大將們比,心中有愧,與一些年資較深的上將比,也自愧不如。和我長期共事的王震同志功勛卓著:湘鄂贛笠旗,南泥灣墾荒;南下北返,威震敵膽;進軍新疆,戰(zhàn)果輝煌”。

許光達的信直接提到了這位上將的名字,他就是王震。

許光達從第三者的角度印證了王震的資歷和功勞。其實,從現有的檔案材料上看,最初的大將候選人還真有王震,位列第14位候選人。

王震的名字是與“自己動手豐衣足食”的大生產運動永遠聯系在一起的

1941年初,根據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指示,王震率359旅進駐南泥灣,守衛(wèi)陜甘寧邊區(qū)的“南大門”。同時,為克服根據地日益嚴重的物質生活困難,王震率359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,為人民軍隊和抗日根據地樹立了“自己動手、豐衣足食”的光輝旗幟。

王震提出了“一把镢頭一支槍,生產自給保衛(wèi)黨中央”的口號。他身先士卒,和戰(zhàn)士一起開荒種田。在他的帶動下,整個部隊掀起了勞動競賽的熱潮。“僅1941年,全旅就開荒1.1萬畝”。經過兩年的艱苦耕耘,359旅硬是把一個遍布荊棘的荒山野林變成了“平川稻谷香,肥鴨滿池塘。到處是莊稼,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”。

1943年初,西北局“表彰了22位生產英雄,王震名列第一”,毛澤東親筆為他題詞“有創(chuàng)造性”。

毛澤東后來還多次欣然贊譽道:“王震同志領導的359旅,是執(zhí)行屯田政策的模范。感謝你們?yōu)辄h創(chuàng)造出怎樣建軍、養(yǎng)兵的新辦法”。

王震的名字是與南下北返完成“第二次長征”永遠聯系在一起的

1944年10月,根據黨中央的戰(zhàn)略部署,“由359旅抽一部分主力部隊,由中組部選調一批干部,組成南下支隊”,王震擔任司令員,執(zhí)行南下開辟新根據地的戰(zhàn)略任務。

王震率領5000人的南下支隊從延安出發(fā),一邊行軍一邊打仗,“第一步經山西、河南,于1945年1月底,同李先念的新四軍5師勝利會師;第二步,同5師一部繼續(xù)渡長江南下,開辟了以鄂南為中心的湘鄂贛游擊根據地”。

1945年8月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根據中央指示,王震率部北返,于10月初和新四軍5師會合。王震任中原軍區(qū)副司令員兼參謀長。

1946年6月,內戰(zhàn)全面爆發(fā),中原突圍打響。王震指揮359旅向陜南突圍。在鮑峪嶺之側的玉皇山陷入敵人包圍之時,王震指揮部隊“用綁腿擰成繩索,全旅人扭著繩索滑下陡崖”。

最終,王震率部“途經8個省份,跨越半個中國,行程兩萬余里,先后突破敵人一百多條封鎖線,進行大小戰(zhàn)斗300余次”,于1946年秋勝利返回延安,被譽為“第二次長征”。

當毛澤東見到王震時,上下打量著衣衫襤褸、滿頭長發(fā)、滿臉胡須的王震,深情地說:“王胡子,你受苦了?。【潘酪簧?,重返延安,了不起!你們的任務完成得很好,很好!”

王震的名字是與十萬大軍屯墾戍邊永遠聯系在一起的

1956年,中央決定成立農墾部,毛澤東親自點將王震任部長,統(tǒng)籌全國軍墾、農墾及國營農場管理。王震開始指揮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規(guī)模的墾荒戰(zhàn)役,并親手點燃開發(fā)北大荒之火。

墾荒需要一支龐大的墾荒大軍。1958年1月,中央軍委發(fā)出《關于動員十萬干部轉業(yè)復員參加生產建設的指示》。王震積極與總政治部進行協(xié)調,爭取這些轉業(yè)復員官兵能到農墾戰(zhàn)線。

總政治部很快發(fā)出這樣的通知:“經與農墾部商議,農墾部所屬農場今年可以接收6萬名軍隊轉業(yè)的連、排干部,2萬名班以下工農骨干、青年知識分子學員,到國營農場參加生產建設”。

王震對農墾工作付出極大的智慧和心血,他領導農墾戰(zhàn)線的廣大職工群眾和轉業(yè)官兵,在祖國的邊陲披荊斬棘、拓荒墾荒,“創(chuàng)建了一大批軍墾農場和地方國營農場,使之成為建設邊疆、保衛(wèi)邊疆的一支主要力量,成為國家生產糧食和油、棉等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,并創(chuàng)造了農工商貿一條龍的成功經驗”。更為寶貴的是,鍛造出傳承至今的”艱苦奮斗、勇于開拓“的農墾精神。

主要參考資料:《王震傳》《許光達傳》

(帥克品讀:堅持原創(chuàng),堅持客觀,堅持公正。點擊關注,看更多精彩內容)

推薦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