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,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。長征五號憑借它強大的運載能力,支持著我國載人航天、深空探測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,這次發(fā)射嫦娥五號探測器,載荷重、窗口窄,長征五號火箭成功應對了這些新的挑戰(zhàn)。
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: 對于長征5號這種大型液體火箭來講,發(fā)射前各項工作非常復雜。
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: 復雜到什么程度?

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: 我們整個進場以后,所有的工作總共是2700項,要進行煤油加注,液氫加注,液氧加注,射前的各項檢查等等。
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: 可以說它精確到每分每秒。
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: 要確保每一個動作要準確到位,毫厘不差,這對我們的能力也是一次檢驗。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(zhàn)和超越的開始,每一次挑戰(zhàn)和超越,超越的不是別人,而是我們自己。
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: 這一次它開啟探月工程三期的一個重要的開始的,那它要超越自己什么?

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: 長五B遙一的首飛成功,從此拉開了中國載人空間空間站建設的大門,天問一號發(fā)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,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高度,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速度。
這次發(fā)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重量是目前我們國家所發(fā)射的有效載荷重量之最,而且是直接送入的地月轉移軌道。第二個由于地月關系和彈道設計的原因,這次的發(fā)射窗口很窄,接近零窗口的發(fā)射。
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: 什么叫零窗口?

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: 必須到點就要準時發(fā)射。
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: 不準時發(fā)射會怎么樣?
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: 很可能到達不了月球的軌道。這次的任務就有可能會造成失敗。
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: 那么對于“長五”來說,您對它的未來還有哪些期待?

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: 長征5號運載火箭作為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,那么后續(xù)還將承擔載人空間站的建設,完成核心艙、試驗艙的發(fā)射,那么后續(xù)還將承擔起我國月球探測、深空探測等多項重大航天工程任務。同時長征5號這種大的運載能力,一定也會為我國的衛(wèi)星網絡的組網發(fā)射提供巨大的便利,可以實現一箭多星,大幅提高發(fā)射入軌的效率,相對我們現在的運載火箭的能力至少兩倍以上。
責任編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