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全黄无码一级在线看_国产剧情久久久性色_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_亚洲成a×人片在线观看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國際新聞 >

戈恩否認指控:一場明爭暗斗的“慶余年”?

時間:2020-01-10 15:36來源:網絡整理 瀏覽:
一個外籍CEO的尷尬,在此刻暴露無遺。黎巴嫩當地時間8日下午,從日本“金蟬脫殼”的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·戈恩舉行了首場新聞發(fā)布會。那些

一個外籍CEO的尷尬,在此刻暴露無遺。

黎巴嫩當地時間8日下午,從日本“金蟬脫殼”的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·戈恩舉行了首場新聞發(fā)布會。那些翹首以待、準備聆聽“逃脫魔術”揭秘的人們大失所望,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發(fā)布會上,戈恩對逃脫過程閉口不談,只是簡單說“自由,不管它以什么方式發(fā)生,總是甜蜜的”。

整個發(fā)布會,儼然成了戈恩的訴苦會。戈恩否認了日本檢方對其漏報個人收入、向其姐姐轉賬、挪用公司資金買房等所有指控,并抨擊了日本司法制度不公和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,強調正是公司內部和日本政府的“合謀陷害”使自己深陷囹圄。9日,針對戈恩的種種控訴,日本法務省、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以及日產汽車公司均進行否認和反駁。

戈恩長時間被拘留,日本“人質司法”引詬病

自2018年11月19日戈恩被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逮捕后,案件進展情況一直受到媒體廣泛關注。在東京被羈留400多天后,去年年底,保釋期間的戈恩成功從日本逃走,國際輿論對其評價褒貶不一,比如有觀點認為逃脫就是認罪,也有觀點認為他的出逃是日本司法不公所致等。

由于和黎巴嫩之間沒有引渡協議,日本政府無法通過黎巴嫩政府將戈恩捉拿歸案,所以日本相關部門不久前請求國際刑警組織發(fā)布紅色通緝令、逮捕戈恩。戈恩此時高調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并表示將陸續(xù)公布更多細節(jié),既是公開表達立場,也是尋求獲得國際輿論的支持。

當然,戈恩在首場新聞發(fā)布會上沒有提出實質性證據,只是簡單地申辯,盡管參會的國際新聞媒體眾多,但并未取得“皮下注射”的傳播效果。至于能否爭取到國際輿論的支持,恐怕還需看今后是否有實質性證據。

在此次新聞發(fā)布會上,戈恩著重強調自己在被關押期間,人權與尊嚴受到剝奪。實際上,日本國內外輿論對日本司法制度的弊病一直持批評態(tài)度,首當其沖就是“人質司法”和“辯訴交易”。

所謂“人質司法”指的是,通過長期限制人身自由迫使嫌疑人坦白的調查方法。在日本,檢察方有權決定嫌疑人能否與律師見面,以及是否讓律師參與審訊過程。根據日媒報道,在東京地方檢察廳特搜部所著手的案件中,若嫌疑人否認罪行,那么拘留時間將會呈長期化。實際上,作為遭遇“人質司法”的嫌疑人,戈恩被拘留時間并非最長;在他之前,曾因涉嫌受賄被捕和起訴的日本前眾議員鈴木宗男被拘長達437天。

“人質司法”有利的一面,是能夠提升辦案效率,但弊端顯然更大,即容易導致冤假錯案等。多年來,日本某些社會團體、律師和法律學者一直批評日本刑事司法體系有罪率高達99.9%,并指責日本檢察官的權力過大,依靠長期的拘留審問,過分依賴“認罪供詞”。

因此,與其說戈恩的出逃是日本出入境管理部門的失職,倒不如說是日本“人質司法”下導致的必然結果。

日本“卸磨殺驢”還是戈恩“蛇吞象”?

當然,除了程序上的問題以外,外界也尤為關注整個案件的實體部分。從目前看,這一案件并不僅是一個企業(yè)內部的經濟問題,背后或也涉及日法兩國博弈。實際上,日產與雷諾的合并風波也恰恰是導致戈恩被捕的直接原因。

上世紀90年代末,由于日產汽車公司經營不善,連年虧損,最終在日法兩國政府的推動下,雷諾以54億美元收購日產汽車36.8%的股份,成為其最大的股東。盡管雷諾的汽車銷量不如日產,且缺乏全球銷售網絡,但雷諾在當時可以說幫助日產汽車渡過難關,打通進入歐洲市場的渠道。因此,當時與雷諾的合并,日產并不吃虧。

由于日產在汽車制造、供銷網絡上具有優(yōu)勢,而雷諾在汽車設計方面較為領先,所以日產-雷諾聯姻,以及此后加入的三菱,很快就組建了世界頗具規(guī)模的汽車集團,并于201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集團。

然而,在聯盟中,日產汽車的盈利貢獻要遠大于雷諾和三菱,同樣以2017年為例,三家凈利潤為52億歐元,其中一半以上是日產貢獻的。此外,雷諾擁有日產汽車的決議權,而日產只有雷諾15%的股份,沒有決議權。此時,日產與雷諾的捆綁可以說是吃虧的,日產有意擺脫雷諾的控制。

2018年初,在法國政府的推動下,戈恩積極推動日產-雷諾-三菱合并,這是日產汽車和日本政府所不能接受的。因為一旦被劃入雷諾,無異于蛇吞象,日產汽車的獨立性將會受到威脅,而且不利于拉動日本經濟。

此外,擁有法國國籍的戈恩與法國高層往來甚密,也讓日方擔心會被出賣,波及國家利益。因此,從商業(yè)角度而言,戈恩的被捕也不排除有日產汽車和日本政府“合謀”的可能。戈恩認為自己被“卸磨殺驢”,而日本則認為其在挖墻腳。一個外籍CEO的尷尬,在此刻暴露無遺。

圍繞戈恩一案,日本法院原定于4月開庭審理,但現在戈恩逃跑了,短期內無解。戈恩事件最終將如何收場,至少目前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。但日產和雷諾,恐怕要陷入長久的不穩(wěn)定狀態(tài)中。

□陳洋(媒體人、青年日本問題學者)


()

推薦內容